文章摘要
杨翔宇;李振兴;周宾宾;姚鑫宇;苏婷;李靖禹.基于纳支法不同频率电针治疗上运动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[J].针灸临床杂志,2023,39(10):42-47
基于纳支法不同频率电针治疗上运动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
  
DOI:
中文关键词: 上运动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  纳支法  电针  随机对照试验  
英文关键词: 
基金项目:
作者单位
杨翔宇;李振兴;周宾宾;姚鑫宇;苏婷;李靖禹  
摘要点击次数: 121
全文下载次数: 0
中文摘要:
      目的:探讨电针刺激特定穴位不同的针刺时间、频率参数对上运动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干预效应。方法: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、B、C与D组,每组15例,常规针刺取穴支沟、大肠俞、足三里、次髎、气海、长强、天枢与上巨虚;针刺得气后电针治疗仪连接,以天枢、大肠俞为刺激电极,足三里、次髎为参考电极;A组:连续波5 Hz,辰时(7-9时)电针20 min;B组:连续波5 Hz,非辰时电针20 min;C组:连续波100 Hz,辰时(7-9时)电针20 min;D组:连续波100 Hz,非辰时电针20 min。各组针刺留针30 min。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评分、布里斯托尔大便分型(Bristol分型)、大肠标志物在肠内残余数量和生活综合评定量表(GQOL-74量表)。结果:与治疗前比较,各组患者治疗后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评分、Bristol分型、大肠标志物在肠内残余数量与GQOL-74量表均有改善(P<0.05),其中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评分、大肠标志物在肠内残余数量和GQOL-74量表C组患者改善程度均优于A组、B组和D组(P<0.05),A组与D组均优于B组(P<0.05),A组与D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在Bristol分型中,C组改善程度均优于A组、B组和D组(P<0.05),A组、B组和D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结论:在上运动神经源性肠功能障碍治疗上,高频辰时电针疗效最佳,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排便时间长、大便干燥与排便困难等症状,改善结肠传输功能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,疗效明确,值得临床推广。
英文摘要:
      
查看全文 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
微信公众号
分享按钮